赤泥制備膠凝材料的工藝與案例
赤泥磨粉設備(鴻程伍工 13687861989)
赤泥制備膠凝材料應用,特別是在新型堿激發膠凝材料中的應用潛力巨大。赤泥的組成及粒度特點,對于在硅酸鹽水泥等普通建材領域的應用而言是其性能的重要缺陷。然而,對于堿激發膠凝材料,則是必須和有益的成分和性能。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堿激發膠凝材料目的主要是替代水泥。膠凝材料應用領域以混凝土行業為例,2021年國內水泥消費量為23.6億噸,市場容量大。在赤泥產生集中的五大地區,2021年水泥生產總量約54084萬噸,赤泥產生量約為9872萬噸。以生產每噸赤泥基水泥摻雜60%赤泥計算,赤泥基水泥占水泥總量的30%。
赤泥制備膠凝材料的工藝
國知局公布了一種赤泥制備膠凝材料的工藝方法,將赤泥、電石渣、煤矸石進行脫水處理,將脫水后的赤泥、電石渣、煤矸石進行混合,再加入酸溶液,加壓后進行酸化處理,將酸化處理的浸出渣干燥后與堿激發劑混合,然后進行煅燒,煅燒后粉磨即得。本發明可以解決赤泥、煤矸石、電石渣中堿性較大以至于污染土體和地下水體的問題,且在生產過程中就將膠凝材料原料與堿激發劑混合,再經過高溫和粉磨,一步法制得赤泥基膠凝材料。
桂林鴻程提供電石渣煤矸石赤泥磨粉設備,可將赤泥基膠凝材料原料脫水赤泥進行粉磨至178um-37um,也可將煅燒后的混合赤泥粉磨用于赤泥制備膠凝材料。桂林鴻程鋁土礦尾礦赤泥磨粉機有雷蒙磨粉機(80~400目),擺式磨粉機(80~600目)和HLMX超細立磨(325目~2500目)等多種磨粉機規格,實力大廠,知名度高。配置方案多樣化,可為您的赤泥資源綜合利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與設備支持。
赤泥制備膠凝材料案例
2022年12月8日,山東高速集團赤泥綜合利用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正式投產,標志著集團與山東大學聯合研究的“多源固廢協同利用制備土木功能材料關鍵技術與示范”技術成果成功落地,在全國首次實現了拜耳赤泥制備低碳固廢基膠凝材料全替代水泥用于交通工程基層和路基建造,開創了一種拜耳赤泥高附加值大宗量利用新方法。項目的投產,對于快速消納我國赤泥存量、推動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